聚焦“大思政”,深挖“大文博”,用好“大学校”,打造“大课堂”。
2025春季学期,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“CityCourse学习庭院”里又迎来新的一批文博少年。开学第一课+文博课程+小小讲解员+小小策展人+小小设计师+......在这里,博物馆和孩子们一起创造无限可能。
广域教学,新学期从博物馆启航
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日,虹口区中小学的学生代表们来到上历博展厅,开启了一堂别样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两个学龄段的博物馆“现场教学”均通过虹口教育平台向全市以及虹口区所有中小学校进行直播,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。博物馆让学生们在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,传承与发展海派文化,培育时代新人。
博物课堂,文博课程融入大课表
在基础教育领域,上历博联合复兴实验中学、昌邑小学等学校,结合校本教材,融入学期规划,开展系列文博课。同时,博物馆参与浦东新区教育局“行走的博物馆”项目,与浦东龚路小学结对开展教学活动,让孩子们沉浸式探寻城市的发展脉。
初心传承,博物馆里的职业体验
如何让孩子眼中的文物“活起来”?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昌邑小学文博社团携手打造的“初心与传承”教育项目给出了充满童趣的答案。在这场跨越时空的互动中,孩子们以“策展人+设计师”的身份,为文物量身定制了专属介绍折页,让历史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同龄人的视野。
烽火长歌,历史课堂中的“剧目展演”
在南洋中学的合作中,博物馆不仅开展常规授课,更创新推出沉浸式剧目展演形式,将真实历史故事与学生表演融合,以戏剧激发思维,让学生以角色代入历史,在互动中体悟城市历史脉络。
高校共育,思政课堂的“第二现场”
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积极融入高等教育体系,与复旦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纽约大学等合作开展城市文博大课现场授课。
在时代不断向前的脚步中,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四壁,博物馆也正成为学生“第二课堂”的重要阵地。近年来,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持续深化“馆校合作”机制,积极拓展博物馆教育的深度与广度,聚焦大中小学全学段教育需求,构建复合式学习模式,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理解历史、感知城市、探索文化的窗口。
期待更多文博少年走进上历博“CityCourse·学习庭院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