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上海市沪青平公路3993号
公 交:沪青专线(崧泽站)、沪朱专线(沪青平公路崧泽站)
崧泽遗址是上海最早有人类生存的地方,是上海远古文化的发源地,被称为“上海之源”。它发现于1957年,地处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。从1961年起,考古工作者对崧泽遗址进行了发掘,发现了距今55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墓地,出土的器物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,被称为“崧泽文化”,是长江下游流域考古学文化谱系中的重要一环,也是第一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。因其重要意义和价值,崧泽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。1977年,崧泽遗址被列入第一批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13年,国务院颁布崧泽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现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分馆之一,自2014年5月18日开放以来,崧泽——这个上海历史文化和上海考古事业的起源地,焕发着新的活力,成为上海市考古发现、研究、保护、利用的典型遗址,是传承上海历史脉络的精神家园、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文化坐标。
展厅介绍 Exhibition Contents
参观导览 Tour Guidance
博物馆展厅平面布局图
Floor Plan
精品文物 Exhibits Highlights
展示了6000年前上海古人豢养大肥猪的生动形象,反映了先民的生活已由采集、渔猎等被动地从自然界获取,发展为畜牧、饲养、农耕等主动创造财富的文明阶段。
马家浜文化陶猪
玉璜是项饰,这件玉璜一面平整光滑,一面遗留工艺痕迹,遗痕弧度大小不一,是在拉扯线绳切割玉片时产生的,证明当时已出现线切割工艺。
崧泽文化半壁形玉璜
这件石斧表面曾经打磨,柄尾装有精致的古镦。将斧钺视为军权象征的传统,自崧泽文化时代起传承延续,成为夏商周三代礼器---青铜钺的前身。
崧泽文化带镦石斧
整器造型犹如一朵即将绽放的花蕾,内外两层,外加镂孔的工艺造型,是新石器时代中仅见的艺术精品。
崧泽文化双层镂孔陶壶
鼎取代釜成为崧泽时期的主要炊器。这件鼎是上海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陶鼎,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鼎中大器。
崧泽文化折角足盆形大陶鼎
参观须知 Notice to Visitors